首页 > 科普园地 > 正文

网传食用长斑鸡蛋会引起食物中毒 专家释疑

发布时间:2024-10-1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来源:新华网

      近日,网上将2015年曾经流传一段小视频重新炒作,视频中提到两起食物中毒案例,并将中毒原因归咎于食用了长斑鸡蛋,甚至还提到了有检测机构在长斑鸡蛋中检测到了可引发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那么食用长斑的鸡蛋真的会引起食物中毒吗?国家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研究团队的专家告诉大家:长斑鸡蛋与食物中毒并无必然联系!

      专家介绍,长斑鸡蛋有两种,一种是我们常见的蛋壳表面出现的肉眼可见可触的褐色斑点,有的斑点甚至稍微凸起;另一种是蛋壳底层表现出的肉眼可见、色泽深暗的水印状斑点或条带,又称为暗斑蛋或底斑蛋。雀斑蛋形成的原因多是由于蛋壳腺分泌紊乱,因为褐壳蛋的色素深浅由蛋壳最外层的角质层的色素沉积程度决定的,而这些色素就是由蛋壳腺在开产前35小时不断地分泌沉积到角质层上的。蛋壳腺分泌紊乱,会造成色素沉积不均匀,形成所谓的雀斑蛋。另外有的蛋壳表面凸起的点则是由于蛋鸡钙代谢紊乱导致,凸起的点更容易附着蛋壳腺分泌的色素。但是这种雀斑的存在并没有影响到鸡蛋整体的营养品质。最重要的是,这种雀斑的形成与致病菌的污染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暗斑蛋广泛存在于白壳、粉壳、褐壳和绿壳等不同颜色蛋壳的蛋鸡群体中。在LED光源下暗斑会变成半透明色,所以国外也称之为半透明蛋。暗斑的表现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刚产下的鸡蛋表面没有暗斑,存放1周后,几乎所有的暗斑蛋在自然光照下可看到蛋壳表面的暗斑;同时,暗斑的出现也受鸡龄(鸡龄越大,暗斑越大)、饲料(0.4%磷可降低暗斑发生率)的影响,特别受存放时间和温湿度的影响显著。刚产下的鸡蛋都没有暗斑,暗斑蛋存放23 天后通过照蛋能很清楚地看到暗斑,1周后暗斑更加明显,存放第2周暗斑没有增长趋势,超过4周,暗斑会渐渐消失。一定范围内,温度、湿度越大,暗斑越严重。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结论,认为新鲜蛋壳暗斑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蛋壳膜韧性较差,导致壳内水分透过蛋壳膜并积聚在蛋壳,暗斑的出现对鸡蛋本身的品质并没有显著影响,与致病菌的污染也没有必然联系。另外,存放时间过长的鸡蛋,其霉菌的污染也可能形成暗斑,但是这种在光源照射时并不透明,而且打开鸡蛋后,可以看到蛋壳上粘附的霉菌。这种鸡蛋虽然不是沙门氏菌造成的暗斑,但也是不安全的,不能食用。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团队近年对广东、江苏、山东、江西、吉林、重庆等9个省市售环节超市和农贸市场采集的425份蛋壳表面进行了沙门氏菌的检测,均未检测到沙门氏菌污染,另外在885份鸡蛋内容物样品中仅有2份检测出沙门氏菌,而且属于同一家生产企业,整体阳性率仅为0.23%。沙门氏菌在我国市售鸡蛋中的检出率与近几年发达国家(如加拿大万分之0.2左右的阳性检出率)相比还是偏高,但是整体明显低于九十年代发达国家0.19%的检出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如泰国(5%)和阿尔及利亚(4.4%)相比,沙门氏菌的检出率也低得多。可见,我国鸡蛋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率非常低,食用鸡蛋感染沙门氏菌的风险很低。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